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闽行万里”实践队赴三明市将乐县进行暑期实践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涵,加强调查研究,2024年7月30日至8月2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闽行万里”实践队在朱冬亮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涵,加强调查研究,2024年7月30日至8月2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闽行万里”实践队在朱冬亮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三明市将乐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感悟乡村振兴变化,学思悟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口镇

  (一)打造闽台融合乡村振兴新途径——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

  7月30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南口镇蛟湖村进行调研。近年来,蛟湖村发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杨时文化”三大优势资源,红色文化指的是它是红三军团六师的师部旧址。绿色生态指的是它自然风光宜人,明清时期闽地多位文人曾对蛟湖美景赞美不已,题赞有“南湖八景诗”。杨时文化的是它人文底蕴深厚,闽学鼻祖、程式正宗杨时和武状元汤鸴。蛟湖村不仅建设农耕文化园,还引进福州西湖国际学校,发展乡村旅游、营地研学和森林康养。古老的乡村在青年干部的努力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1 实践队成员在蛟湖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企业入驻、产业植入,给蛟湖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近两年来,南口镇持续实施污水治理、农房整治、巷道改造等系列工程,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对蛟湖主村“三街九巷”进行整村改造提升,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少村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天籁蛟湖柳澜研舍内,实践队队员们正在体验着将乐特色擂茶。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起于汉、盛于明清。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食用,又可解渴,又可充饥。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图2 实践队成员品尝将乐擂茶

  天籁蛟湖国际研学基地的课程不仅涵盖红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研学,还拥有艺术手工、水上运动项目、自然教育、生活技能及安全教育等内容,已成功开展数期深受家长认可及学生喜爱的研学活动、夏令营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闽行万里实践队来到金溪河畔,进行了一次皮划艇的体验课程。研学集体设立有安全员进行保护滑行安全,并且设立了安全区域,保证了学员们的安全,是学员尽力划船过程的有力保障。经过短暂的学习,队员们逐渐掌握桨的节奏,缓慢而有力地向前推进,引船划破水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湖水清澈见底,沿途的景色在水面上倒映,仿佛梦幻般的迷离。

  图3 实践队成员在蛟湖国际研学基地前的合影

  图4 实践队成员体验皮划艇

  (二)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温坊汤氏宗祠、祖厝

  下午时分,“闽行万里”实践队来到温坊汤氏宗祠、祖厝,位于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北宋宣和元年(1119)始建,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前有空坪,单进合院式,由门楼、门厅、正堂组成,占地面积270.64平方米。门楼牌坊式,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祖厝自清康熙末年建成后,从未大修,占地面积992.18平方米。正堂的柱、檩、枋等处均有彩绘,保留有红军标语多处。

  其中,位于正堂的红军标语更是体现了汤氏家族保护红色文化的意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保护红军标语不被破坏,祠堂众人将标语用石膏覆盖,对红军标语进行保护。后来,祠堂在进行修缮时,偶然发现了这块尘封已久的标语,立即对其进行修复保养,立框进行保护,供后人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接下来,实践队员参观了温坊村的知青纪念馆。知青纪念馆展示了当年知识青年在温坊村插队劳动、学习、生活的情况,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段辛酸历史。他们看到了知青们劳作的田地、住宿的简陋房屋、学习的小教室,以及记录他们奋斗岁月的照片和文字。知青们当年的艰辛和付出让实践队员们感叹不已,也让他们对当下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

  图5实践队成员在知青纪念馆聆听知青故事

  图6实践队成员在知青纪念馆聆听知青故事

  在知青纪念馆中的讲堂里,实践队员们聆听老师讲述那段岁月的知青故事。尽管时间荏苒,但对于那段插队劳动的回忆却历历在目,他们用简朴的语言讲述着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坚持。实践队员们深深被他们的坚韧和勤劳所感染,也被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乐观所感动。

  二、光明镇

  2024年8月1日上午,实践队在光明镇党政办干事蒋晓媛和宣传干事白丽君的带领讲解下,首先来到了光明苏区纪念馆。这里不仅记录了苏区的革命历程,更是青年一代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队员们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不屈不挠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紧接着,队伍前往余氏宗祠,这里曾是光明区苏维埃政府的旧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革命记忆。队员们在此感受到了光明镇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并对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图7 实践队成员参观余氏宗祠

  随后,实践队在光明村书记徐淑华的带领下,来到了铁皮冬瓜种植基地。这里不仅展示了光明镇农业的创新实践,更体现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队员们对铁皮冬瓜种植的科学管理和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认识,他们详细了解了种植基地的土壤改良、种子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灌溉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措施。

  下午,实践队在光明镇党政办干事蒋晓媛、宣传干事白丽君和各布村副主任邱观全的带领下,参观了各布村。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该村女性在社会民主事务中的广泛参与和显著成就,特别是该村妇女在推动村庄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实践队与光明镇党委宣传委员廖爱芳、宣传干事白丽君、各布村副主任邱观全以及妇女主席廖玲玲进行了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队员们不仅了解了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还对光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与当地干部和青年代表的交流,实践队对青年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图8 实践队成员在光明镇各布村合影

  图9 实践队成员在光明镇开展座谈会

  通过本次调研,厦门大学“闽行万里”实践队的队员们对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也为队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角度。实践队将继续深入基层,探索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新角色和新贡献,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568-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