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暑期社会实践|彝医·康养同行先锋队--访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敏,探秘千年彝医康养之道

为深化民族医药传承研究,推动彝医康养融合发展,2025年7月14日,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组成的“彝医·康养同行”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彝医药的探索热忱,赴云…

为深化民族医药传承研究,推动彝医康养融合发展,2025年7月14日,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组成的“彝医·康养同行”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彝医药的探索热忱,赴云南楚雄市齐苏堂彝医馆,开启了一场深度研学之旅。此行核心目的,是对话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医药)代表性传承人王敏,挖掘彝医药与当代康养结合的智慧宝藏。

团队与齐苏堂彝医馆成员合影

首先,在齐苏堂馆长王舒怡的引领下,团队对承载千年彝医智慧的殿堂进行参观。馆内古朴的陈设、珍贵的彝文典籍、形态各异的地方特色药材标本以及充满民族特色的诊疗器具,无声诉说着彝族医药从远古走来的厚重历史与独特魅力。师生们驻足于一件件特殊陈列品前,认真聆听王馆长对彝医药发展脉络、核心哲学理念及其在彝族人民生活中重要地位的生动讲解,为后续深入理解彝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王舒怡馆长讲解齐苏堂彝医馆发展史

本次研学的重头戏是与王敏主任医师的面对面交流。他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师生们系统梳理了彝医药的核心理论体系。他重点阐释了彝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清浊二气六路学说”的基础理论,以及“六淫”和人体发病之间的关系,还讲述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论治思想,揭示了彝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独特认知视角。他还指出,养生先养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们应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王主任在临床用药方面还特别强调了“就地取材、善用自然”的朴素智慧。他以团队熟悉的苦蒿为例,现场讲述了这种滇中地区常见植物的鲜品与干品,并详细讲解了其在彝医体系中的广泛应用——从外敷消炎疗伤到内服清热祛湿,小小苦蒿凝聚着彝族先民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令师生们深受启发。他鼓励学生们研读《十月太阳历》、《彝族文化探论》等经典著作,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治一方病”的深刻内涵。

王敏主任医师为团队普及彝医理论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彝医药的火花碰撞。王主任的谆谆教诲和对彝医药的理论讲述,让成员们获益匪浅,也为我们探索结合地域特色的康养新方式提供了全新视角。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推动彝医药的传承并积极主动将其与现代康养理念相互融合,努力让彝医药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份珍贵的民族智慧。

图:彝医·康养同行先锋队

文:张杰 马国丹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385-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