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数智助农”实践队:科技播撒助农种,数智花开寿光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rd…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殷切嘱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数智助农”实践队于8月14—8月15日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在院分团委书记戴士崴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集实地调研、校企座谈与文化浸润于一体的暑期社会实践,在知行合一中探寻“寿光模式”的宝贵经验和“数智助农”的鲜活方案。

一、从“穷寿光”到“中国蔬菜之乡”,党员引领下的乡村致富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也是党领导群众发家致富的历程。寿光被称为“绿色革命”的摇篮,而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正是革命“火种”播撒第一人。社会实践第一站,实践队员奔赴寿光市三元朱村开展实地调研。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冬暖式蔬菜大棚,与正在劳作的村民深入交流。村民们热情地分享着大棚种植带来的生活改变,“我们现在用沙子或者椰糠做种植土,一次可以循环20-30年,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上来之后,大葱亩产能达到2万至2.4万斤,而且拖拉机都带有导航设定,走的线是笔直的。”一位大姐笑着说道。

队员们了解到,1989年8月,王乐义书记带领全村17户党员建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种起了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当年就试种成功,全村产生17个“双万元户”。这也解决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蔬菜供应单一、紧张的历史性难题。此后,发了“瓜菜财”的寿光人毫无保留地把宝贵技术推向了山东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绿色革命”席卷全国。30年后的今天,这位属于“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优秀党员仍然奋斗在传播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创新超越的工作第一线。

二、科技赋能:农业有“智”更有“质”

在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其智能温室,近距离感受物联网、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公司推出了全套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案,其水肥操控系统能根据农田土壤水分等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地为农田提供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及智能控制,建立了植物的生长模型让整个过程更智能、更便利。

在寿光蔬菜小镇,实践队员了解到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科技赋能,打造集果蔬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全国优质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蔬菜大棚中,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智慧物联网、以虫治虫、玻璃温室无土栽培等技术,让成员真实感受数智结合对传统农业的科技赋能。

三、提质增效: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蝶变”

科技的“点”上突破,为寿光蔬菜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而将这种动能转化为全链条的“面”上优势,才是“寿光模式”持续领跑的关键,纪都现代共富产业园正是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实践队调研发现,纪都现代共富产业园集成多种科技设施,从育种研发、生产管理、加工流通到品牌营销,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充分体现了寿光在做强做优蔬菜全产业链品牌化发展的层层发力。

在蔬菜文化艺术馆,形态各异的蔬菜雕塑,创意十足的景观造型,农业与艺术巧妙融合让实践队成员眼前一亮。景观与蔬菜融为一体,蔬菜作物搭配红色元素,这正是寿光实现农业全链蝶变,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土地生出致富希望的生动实践。

在校企座谈会上,团队成员与园区专家安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探寻寿光模式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针对学生提出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问题,安老师认为国家政策是重要因素,核心驱动力是规模化生产需求,只有数字化赋能的价值得到农民认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才会更加顺利。对于跨区域推广的问题,结合寿光模式在新疆地区的实际应用,他表示跨区域的应用不适问题“基本能克服”,关键在因地制宜。对湖北等地借鉴寿光模式,他强调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从基础农业技术推广开始,在充分认识市场风险的前提下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专家答疑解惑,同学们对于“数智助农”的兴趣和热情更加浓厚。

四、标准引领:“寿光经验”辐射全国

农业话语权的本质是标准制定权,寿光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技术和标准。下一站,实践队来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中心刘主任对实践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情况。

在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主导制定12项国家标准,集成2369条标准,“寿光标准”覆盖全国72个标准化基地,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实施标准化,实现蔬菜提质增值。基地辐射带动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实现由“技术输出”向“模式输出”转变。同时,大力发展预制菜、蔬菜深加工产业,推动“寿光标准”走向“一带一路”。

从“大棚革命”到“智慧农业”,从“蔬菜之乡”到“全国菜篮子”,寿光人用智慧将“土疙瘩”变成“金疙瘩”,推动寿光蔬菜产业全链条升级,不仅形成“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千亿级集群,更以输出120余项蔬菜标准、服务全国的“寿光方案”,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这座始终站在田埂上望向世界的城市,将不断书写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寿光模式”的宝贵经验能否助力湖北省农业发展始终是实践队员们关注的焦点。在目前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期,湖北省农业发展只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农业发展优势,利用科技驱动农业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合理借鉴“寿光模式”的宝贵经验,拓展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同样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出高质量的发展致富路。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的学子们将积极前往湖北省各地级市开展“数智助农”调研,继续携数字经济专业之所长深耕乡土,让“数智助农”延伸至湖北乃至全国的田野阡陌,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实践团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数智助农”实践队

( 通讯员:刘曙昕 陈文涵 )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862-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