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青声传绿 | 北林大学子携手青少年:凉水河畔上了堂“真”生态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推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响应《“美丽中国”建设行动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推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响应《“美丽中国”建设行动纲要》针对青少年生态教育的政策导向,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红联绿脉·水木童行”科普实践团联合北京市丰台区凉小鸭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9月7日在右安门体育协会中心及凉水河沿岸开展了环保巡河和水质检测实践活动,并为“红联绿脉·水木童行”童行科普探秘营的线上课程画上圆满句号。                                                                          

image.png

 

Part1 前期筹备,专业筑基,衔接线上水文课程

本次活动以水质检测为核心,前期线上科普课堂和科普微视频为基础,秉持“科普 + 实践”创新模式,实现 “线上理论” 向 “线下实践” 的无缝衔接,构建了高校资源与社区服务有机衔接的桥梁,借助“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的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具象化的实验,让“水质指标”从课本名词变成孩子们手中可触摸的科学,从而助力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生态保护意义,为生态文明建设储备新生力量。      

作为活动的主导力量,团队在前期做了充分的专业准备。此前,团队依托北林博物馆及校园资源,于6月5日开展植物认知课堂,7月4日走进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进行“森林指数”科普,为线上课程奠定了实践基础。在7月21日至8月10日期间,团队系统性地开展了树木、生态、水文三大专题的生态科普课程,内容分众化且富有趣味。8月1日,团队联合北京市丰台区凉小鸭志愿服务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于右安门街道玉林党群服务中心及凉水河沿岸组织环保巡河实践活动,获《北京日报》全程报道,并在《美丽北京》栏目中播出。                                                                                            

团队结合线上“水文专题”中“水体污染监测与评估”模块内容,系统总结前期巡河经验,提前赴凉水河实地踩点,划定安全采样区域,并模拟检测流程、简化操作步骤,确保青少年在指导下可顺利完成核心实践环节。                                                                                                    

image.png

image.png

 

Part2 凉水河畔探清流,亲水巡河觅自然真趣

2025年 9月7日,凉水河畔微风徐徐,实践团成员与志愿服务队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户外巡河活动。队员们边走边讲解凉水河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以及帮孩子们科普凉水河边的常见植物,让孩子们对这条“母亲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image.png

   

 

在水质检测环节,实践团准备了预制管式COD 快速检测试剂盒、预制管式氨氮快速检测试剂盒等实验材料包,并分组指导小朋友们动手操作。大家仔细观察水样颜色变化,并进行记录。                        

“老师,这个水为什么变成这种颜色?”“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水检测结果不一样呢?”孩子们不断提出疑问,实践团成员一一耐心解答,通过透明度、溶解                                                      

氧、氨氮等指标判断水体是否富营养化,引导他们思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青少年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科学调研的方法,有效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image.png

 

Part3 童心筑绿梦启航,结营礼成谱生态新章

在丰台区右安门体育协会中心活动室,我们举行了本次科普实践活动的结营仪式。仪式上回顾了三次线上课程的精彩内容,现场展示了小朋友们在课后完成的实践作业,为21位出色完成课程和实践任务的小朋友颁发了“生态小先锋”结业证书,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自然奥秘,争做环保小卫士,孩子们手捧证书,脸

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image.png

 

仪式过后,我们从两位小学生和两位家长分别进行了采访。孩子们分享他们亲身参与树木“诊断”,学习辨认银杏、国槐等树种的喜悦,并在制作树叶标本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科学的乐趣。他们了解到植物背后的科学知识——比如低矮灌木叶片呈紫红色是花青素的作用,也通过观察蒲公英等植物不同阶段的形态,萌发了成为“小小植物学家”的愿望。
   家长们也积极融入课程,与孩子共同完成实验与手工。一位家长欣慰地分享,孩子课后仍常拉着自己去小区“出诊”树木,“他现在变得更爱提问,对一草一木充满好奇,我们也一起重新认识了自然。”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情感,更让生态保护意识以温暖有趣的方式融入家庭生活。                                    

image.png

image.png

 

这场探秘营不只是一次自然教育,更是一次生态意识的启蒙。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学会思考,家长在陪伴中重新发现教育的意义。我们期待更多家庭走进自然这座无边界的课堂,共同成长,让环保与科学的种子在亲子陪伴中生根发芽。

Part4 青春聚力志昂扬,携手共建绘美丽中国

本次“红联绿脉·水木童行”科普实践系列活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两翼理论”中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高校专业力量与社区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依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水土保持专业优势,我们以“红色基因引领绿色教育”为主线,实现了“科研+科普”双轮驱动、“知识+实践”双向赋能。活动不仅系统普及了“树木·生态·水文”一体化的生态知识,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浓厚兴趣,在他们心中深深植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未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保专业本科生党支部与凉小鸭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合作,完善“高校–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机制,不断拓展生态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image.png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6031-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