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教育

黔进先锋 贵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五

    奋力打造东华山下“大先生”思政教育品牌

  打造东华山下“大先生”思政教育品牌,激励新时代教师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奋力打造东华山下“大先生”思政教育品牌

 

  打造东华山下“大先生”思政教育品牌,激励新时代教师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素养、职业追求、格局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修炼自身,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贵州省普定县第六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江玉红以“国家安全 我们有责”为主题,对全校师生开展思政课集中教学
 

  一、建立思政教育工作机制
 

  思政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贵州省普定县第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立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主要成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讨论研究思政工作,切实把思政教育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学校联合普定县第一中学、普定县第五中学组建小初高思政教育共同体,合力打造东华山下“大先生”思政教育工作品牌;同时还依托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平台,借助与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市第三中学、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联合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江玉红部署引航工程学生学习品牌打造工作
 

  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思路
 

  紧抓教师思政教育关键。突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通国理论学习,案例警示,榜样引领,“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庆祝等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教师思想之基,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会育人的教师队伍;

  强调学生思政教育根本。一是借助思政课程,堂堂正正地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二是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将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密结合,落实全学科育人任务;三是抓思政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少先队建队日、少代会、校园篮球赛、校园足球赛、庆六·一活动、少先队活动课、国旗下讲话、冬季运动会、安全文明专项教育等学生活动载体,不断发挥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用,推动思政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融合互促,实现活动育人目标。四是抓协同育人载体:积极借助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关工委等机构作用,聘请优秀家长代表、法治副校长、心理咨询师广泛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拓展丰富思政教育途径,增强思政活动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江玉红给全体教师上思政课,并带领教师重温贵州教师誓词
 

  三、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依托“三支队伍”力量。一是依托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高中小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教研组、责任区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组的三级教研队伍的专业力量,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二是依托共同体学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党支部委员、党员教师、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工作,保障思政教育落到实处,着泥花开。三是发挥市县关工委(家长学校)、公检法、党史宣讲团、“两委员一代表”、先进模范等社会力量支持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宣讲进校园等教育活动,助力小初高思政教育一体化走深走实。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江玉红(左一)、普定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永(左二)、抗美援朝退伍老军人李家福(左三)、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涛(左四)在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四、发挥平台阵地教育作用
 

  一是用好学校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学校橱窗展板、微信公众号、LED屏、思政主题区、校园文化专题区、校内劳动基地、社团活动室、食堂餐厅、党史长廊、图书馆、少先队活动室、学校道德大讲堂(润心大讲堂)等宣传教育作用,突出学校环境育人作用。二是用好校外教育资源。学校还积极借助贵州省博物馆、安顺市博物馆、安顺王若飞故居、黄齐生故居、陆瑞光纪念馆、普定县第一中学校史馆(省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东华山烈士陵园、秀水研学实践基地、沙湾研学实践基地等县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机密结合,相融互促。三是实现线上线下融通。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贵州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资源、贵州教育大讲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等网络平台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思路,发挥网络资源思政育人功能。(江玉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9-13082-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