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美、厚
——川藏行的四点体会
傅 传 耀
四月的成都,风情万种,正如杜甫笔下一样: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难怪当年那个被关掉领事馆的某外国领事,怀着一颗依依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背诵着这首诗离开成都,与他截然相反,我怀揣愿境,放纵畅想,兴高采烈离开成都,踏上川藏之行。
随着导游兼司机兼领队小龚一声“飞起”,汽车风驰电掣,绿树摇曳,鲜花拜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长时间里,我们一行已出城一、二百公里,老天开始开玩笑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还真有点扫兴,不过小龚倒很自信:“没事,过了前面那座山,天就晴了”。好像他是管天那派头。抬头看路标,到雅安了,不禁想起雅安有三雅“雨、鱼、女”。雪域高原的边际,时雨时晴是常事。冰雪融化、冷水养鱼,纯天然无污染,传说只有鱼脊而无小刺,自然上品。紫外线弱,空气温润,夏天又如桑拿,女孩长得如花似玉,那也是必然的。想着想着,恍然走了神,还是同车的敏先生说:路两旁条条绿浪翻滚,好漂亮。突然间回到现实,那不是蒙顶吗?是出好茶的地方,生态好、山好、水好、茶好,人自然好。
说来也怪,穿越一个长遂道,还真没有雨,蓝天白云,东边有雨西边晴,道是无情真有情,心绪归爽。在天全服务区轻松一下,凑热闹到“318,此生必驾”打卡后,算正式进入川藏线主要路段。
已经归家半月,怎么也抹不掉入脑印记,却又找不到组织文字下笔地方,只好随叹而笔。
一叹:奇。奇异、奇怪,无奇不有,来到大渡畔,手扶铁链,一股凉气袭来,让人不寒而粟,再看河水波涛汹涌,奔腾咆哮,左冲右突,直泻而下。很好理解,石达开南征北战,勇不可挡,却在此折戟沉沙,携妻与子悲壮投江自尽,太平天国在此全部葬身于大渡河。但是当年红军又是如何在十数倍国民党军队地方武装围追堵截中跨越天险,确实令人难解。我的一位好友曾说:“那件事是不可能的”,我在想未必历史可以虚构吗?待我把红军在贵州强渡乌江、二战娄山关、四渡赤水、遵义大捷、兵临贵阳、转战黔南等重大事件梳理一遍后,脑海里又浮现毛泽东七计连环,出奇制胜的弥天谋略时,我坚信,飞夺泸定桥如眼前的巨浪、铁索、康熙字碑一样,是真实的,不可怀疑的,史诗是永远高扬的,于是有了以下几行字:
飞流拍岸掀巨浪,
自古夺狭多自亡。
十三线谱廿四符,
天兵演奏一绝唱。
飞夺泸定桥是在十三根铁索线谱上,由二十四个英雄(音符)演奏战争史诗的千古绝唱。
奇怪的天气,可谓变幻莫测,神出鬼没,我曾在98年初春,从广州出发,到美国从东西,再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到悉尼,半月走了四季变化,感觉神奇。这次川藏行,一天走四季,早上从芒康出发,春意盎然,鲜花盛开,中午到金沙江畔如美小镇午餐,烈日炎炎,酷暑难当,傍晚在八宿晚餐,天高气爽,凉风习习。晚上朝然乌出发却是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这里不仅一山有四季,一江有四季。我们一天游四季,换衣来不及,应对确实手忙脚乱,不过奇异感觉又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无憬回忆。
奇异的火锅鸡,来到左贡县的一个小镇,小龚说到前面网红饭店去吃“石头火锅鸡”,听着名字,我就想是怎么回事。我们贵州大山无论是石灰石、白云石、水晶石,非常坚硬,但是最怕火烧。过去奢香夫人疏通九驿,没有炸药,就用木柴烧石头,再用冰水泼上去,速胀速缩中让石头开裂,再铁钎撬开石头。暇想中火锅鸡已能吃了,我却索然无味,仔细观察着这是什么石头,一面猛火在烧,一面水在澈,居然像铁锅一般,可谓经受水与火的考验,且忠诚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百思不得其解,发呆了。元团长大吼一声,少见多怪,平时不学习,遇到的全是问题。的确,我服输了。
二叹险,险峻、惊险,险象环生。“318”虽是此生必驾,但确实是考验人体能、意志,甚至信念的熔炉,大渡河畔的二郞山,有歌唱到:
二呀嘛二郎山,
高呀嘛高万丈,
古树荒草遍山野,
巨石满山岗,
羊肠小道路难走,
康藏交通被它挡,
哪个被它挡。
小时候听着这首歌长大的,觉得那是一种豪情而已,耳听为虚,这次与二郞山如期而遇,还是有一种敬畏之感,古树不多,荒草倒不少,给人一种苍凉悲怆的神圣感,山间石头是地壳震动挤压出来的巨大碎石,恣意横炫。别说修路,据说初次自驾到来的爷们,不少被吓尿了裤裆。
然而二郎山只是一个开头,在摄影之城新都桥到天空之城里塘之间,有一个“天路十八弯”,哇噻,那真有点“难于上青天”感觉,汽车跑着跑着好象又回到原点,抬头侧望,好象我们车是挂在上面那辆轮毂上的一样。一路上经常见到挂在路边的网,那是专门拦滚石下山的,有的网已经满满当当,钢丝网装得鼓钉暴涨,随时有暴网可能,更有一些路段上经常有滚石拦路,不时还看到滚动石头。开始心惊肉跳,非常紧张时就闭上眼睛随时准备壮烈,再后来麻木了,习以为常。干脆来一句,听天由命,安慰自己,好在远山上有植物,可以缓缓视觉,要不然真是把心提到鼻子尖上挂着的一样。
要说惊险,天路十八弯也只是过度,真正惊险是左贡到八宿之间要翻5310米的东达山,越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大峡谷,可以说处处是天险,时时在惊魂。据《西藏始末记录》载,一位探险家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在怒江大峡谷,我曾两次领教何为怒江,即江为何发怒,在很远的地方,可以听见,响水如轰雷,临谷细看,水雾在升腾,峡谷如虎口,水如落九天,水沙相携,势不可挡,我的娘呀,98年执行公务,走七十二道拐,早上去的路,回来就没有了,得麻烦武警部队筑路大军,重新用挖掘机劈一新道。回来不久看到新闻,怒江武警战士连机带人被冲进怒江,好长一段时间,惊魂未定,非常缅怀那位曾为我们临时开路的战士。这位中等个子,脸黝黑,面容坚毅果敢小伙子,只是数千人中的一个,据载;川藏公路,全长2255公里,翻越14座雪山,其中有4座雪山在4800米以上,终年有雪,八条大江大河,大小桥粱430座,3781个涵洞。当年18军,十万筑路大军,有3000多人牺牲在这条没枪炮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英名将与喜马拉雅山共存,与日月同辉。
三叹,美,凄美、隽美,美不胜收。川藏线完全是由美镶嵌出来的,高耸入云的荒野,有一种雄浑的美,皑皑白雪的群峰有苍劲的美,朝晖晚霞山巅,有一种圣神的美,深沟峡谷有狂野的美,连绵不断森林有深遂的美,当然要论圣美宝塔上明珠,当数那一群湖。
姊妹湖,就在无量湿地旁边,无量湿地原本也很美,但比起姊妹湖,还是要稍逊风韵。姝妹湖象一个十八、九岁藏族姑娘的眼睛,周围绵绵雪山如柳眉舞动,湖边绿色植物就是她们长长的眼睫毛,碧蓝湖水如眼眶中的眸子,微风吹来,波光粼粼,大眼睛还扑闪扑闪的,很是迷人。我们一行当中朱女士手牵先生,在湖边反复照了很多照片,还不过瘾,硬催着我们随她在湖边转了大半圈。不是汽车放行了要赶路,我不知她还玩出什么名堂来,由于排队过关,我们怏怏然,一步三回头离开姝妹湖。良久,朱女士说“那湖水是温的,外面的风是扎骨头的”,说明她仍被姝妹湖深深的吸引着,勾魄了似的。
然乌湖的美又是另外一种,去的那天早上,满天大雪,导游建议原地休息,待到雪停后开跋,荣、军、波三先生说,既然来了不去看看,会留遗憾。我也附合,兴许下雪天,又是另一个味道。说走就走,冒着风雪,直奔然乌湖,一路上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风光,书先生说“就是看一场大雪都安逸哦,好多年没见过如此大的雪了”。弃车登山,几经蹒跚,跌倒了又爬起来,登上观景台,只见眼前一汪绿水,绿如翠,远处一片白雪,洁如玉,湖山之间一抹云,薄如纱。风卷雪花纷纷扬扬,对面雪峰,时隐时现,朦朦胧胧,似山非山,似雪非雪,似人非人,羞羞答答,“犹抱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正当才先生放飞无人机瞬间,真的就是瞬间,一道霞光万丈,一阵狂风刮过,湖水露出全貌,山显现峰尖,天哪,如此这般美景何似在人间,我用手揉揉眼睛,确信不是梦幻,看看来路,想起一句老话,苍天有眼、天道酬勤。回来路上,煞是欢声笑语,喜不自禁。
巴松措是林芝去拉萨之间一个湖,由于艰难公路也经挺过,林拉高速让人心情愉悦,音乐相伴,汽车飞奔,就像回到贵州感觉,顺路还有巴松措,自然心甘如饴,到湖附近须登山上观景台,同行有的年轻人,由于‘反应敏捷’,实在不能登顶,留下一次再来机会,我则“老夫聊发少年狂”,坚持拾阶上,登临观景台,哇:半目青山半目雪,一碧湖水一明珠,蓝天深深,白云朵朵,小岛蔚蔚,小船悠悠,又一次来到仙境,一阵打卡,大家兴致很高,一定乘船荡一圈,登上小船,我们就像被框在画里,碧水,蓝天,白云、小船、青山、雪景,左也景,右也景,前有景,后有景,忙坏摄影师,忙乱我们身影,一个多小时游航,总也看不够风光,总也拍不尽照片,可以想像中午那顿饭,倍香。
至于米堆冰川,林芝原始森林,羊桌雍圣湖,都可以忽略不计。
四叹厚,厚实、厚重,厚古烁今。川西不仅是近邻藏区,它本身藏文化就非常厚实,一路看到迎风飘舞的经幡,各式各样的塔林,高大树木上的哈达,休息区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小食都充满藏文化,说起藏文化,我是半个吃货。特别喜欢糌粑、酥油茶,糌粑是高原青稞成熟后,加工成面粉状,用牛奶、酥油拌着至干糊状,可以用手捏的程度正好,一天我们路边轻松,顺便看藏民的小院,与一老太太交流,她七、八十岁样子,矮矮的个子,头发花白,古铜色皮肤,满脸深深岁月痕迹,行走慢,倒也稳健,什么也听不懂,我套近乎说;糌粑。她似乎听懂了,回复“糌粑”。我点点头,她随即回到家里,用一锑钵装了二三斤青稞面送给我们,给她钱,她不要,我们坚持给了她一些小钱,用一纸袋装上,还别说有几餐,我和朱女士都吃糌粑,又香又经饿,我们自嘲;农村出来的孩子,喜欢吃炒面。我现在时常想起老阿妈善良贤淑的样子,也回味香香的糌粑。以前听一个同事讲她很不习惯酥油茶味道,这次只要有条件,我们都喝酥油茶,这一行人,人人喜欢,个人爱喝,有甜味、有咸味,也有本味的,喝着酥油,听着传说中产生酥油茶的凄美爱情故事,品着音乐,真的一个透心爽。
藏文化妥妥的厚重,到了拉萨非去不可的地方是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布达拉宫是建在半山上一座宫殿,下白.中珠红.上金顶,阳光下金碧辉煌,巍峨壮丽,闪耀夺目。相传它是当年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公主—文成而建,经千年扩建维修,成了现在模样。西藏和平解放前,这里还是西藏政教合一场所,里面既有万卷经书,也有达赖佛主的塔林,也还有佛主的真身,当然也有作为行政办公、听政、议政,接待的地方,佛、神、人、经、塔、文......,林林总总,和谐相处,相衬相亲。我对佛教一窍不通,两个小时,不可能弄明白。有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一是用汉藏蒙满维等文字书写的“当今吾皇;万岁!万万岁”!解说员说是康熙大帝为体恤远在边关各民族、部落首领进京朝拜困难而赐的,免了少数民族首领不少苦头,也说明自古藏汉是一家。西藏是祖国天生一分子。再一件事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死因成千古之迷,虽然他是一个在西藏,尤其是佛界与政界都是有争议的人,他的诗确实直击人心,流传甚广。如: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城最大的王。
流浪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自恐多情损梵界,
入山又怕误假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相比那个分离祖国,逃到国外达赖,一个因诗将流传千古,一个因叛将遗臭万年。
解说员说,到拉萨,大昭寺必去,那是真正的佛教场所。我们预约来到大昭寺,感觉与行政宫殿布达拉宫不一样,那些不知从哪里磕着等身头而来朝拜者,十分虔诚,天长日久,石头都被他们跪起深坑,我观察到一群朝拜者大概坚持十分钟,任然激情澎湃,不知疲倦。更有甚者牵着几只小羊也在寺里转,翻译问她,笑而不答,仅只往前走,我感到信仰的力量确实强大,不管你是信仰啥,一定要有,我们共产党先辈更是如此。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自有后来人。
这一种荡气回肠,感天动地,气壮山河伟大理想,是共产党制胜法宝。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延安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的中心,各地青年奔赴延安,遭到国民党堵截,他们想尽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涌入延安,诗人是这样写的;
打断骨头连着筋,
拨了皮子还有心。
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爬到延安城。
信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当下少数高官,为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女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丢掉信仰,只可能到了阴朝地府,鬼都耻笑他们。在寺里我第一次记住了藏传佛教分四大教派,有诸多相同,也有细小区别。知道了达赖和班禅都是一个活佛的两个徒弟。他们已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一个管理前藏,即拉萨河以南林芝等地,一个管理后藏,即拉萨河以北日喀则阿里等地。
真正体会到厚古烁今藏文化,恰是一场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这个故事,其实在小学课本里早有了,茶文化里,也有文成公主把茶从京城西安带到西藏,并普及到民间,但是观看实景剧,还是令我非常震撼,为了国家安宁,为了大唐与番邦世代友好,文成公主毅然决然远嫁拉萨,在数千里羊肠小道、荒漠戈壁、大江大河,雪山草地,冒风寒,顶酷暑,赶豺狼,斗匪盗,历时三年多才到拉萨,以我等乘车的艰辛比之,真是千般苦万般累,无以言表,高山仰止。看是一段婚姻历程,那也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仰,无比坚强意志。我们当永远崇敬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不仅带去中原文明,还带去世代友好藏汉友谊。松赞干布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藏王,他的理想如今还闪烁着民本思想,他的愿望就是:
生者远离饥荒,
贫者远离忧伤,
老者远离衰老,
逝者从容安祥。
用现在话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地方大员。他与文成公主,这一段藏汉姻缘,千古传唱,藏汉一家,世代友好,由此我想到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振兴前提,藏汉历史厚古烁今。
318是一根金线,把川藏一路神奇、惊险、隽美、厚重窜连起来,奇,击心。险,惊魂。美,养眼。厚,修德。此生必驾,不是广告语,没有强迫性,而是游者共识。